8月10日,九寨沟中队的官兵们在整理救灾物资,准备运往救灾前线
本报记者 蒋京洲 鞠天敬 文/图
“人员、目标、枪弹安全吗?”这是武警九寨沟县中队指导员蒲海洋打通电话后的第一句话。此时,蒲海洋坐在出租车上,试图通过成绵高速返回九寨沟。出租车司机还不知道九寨沟县发生了地震,还被蒲海洋的大嗓门吓了一跳。
同样被声响吓到的,还有正在九寨沟县值守的中队长韦晓炜。8月8日21:19,韦晓炜在部队厨房里检查卫生。突然,所有的光源瞬间消失了,紧接着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全部叮叮当当地响起来。伴随着摇晃,韦晓炜一个趔趄,撞到了炊事班的门上。
卫生员兼文书的吴星文正在办公室里编写材料。他还没来得及为断电造成的进度丢失而懊恼,后山传来的隆隆响声就让他意识到:“出事了”。
8月7日,九寨沟县中队正好进行了防灾演练。演练中,后山出现了崩塌,巨大的落石滚滚而下。官兵们没想到,仅仅24小时不到,这场演练设置的情形真实上演了。
搭顺风车休假人员迅速归建
“你那边是不是地震了?人员是否安全?”地震后,韦晓炜接到的第一个电话,是州支队的王副支队长打来的。
韦晓炜环视了一下周围。“报告首长,没有人员受伤!”或许是得益于近期的防灾训练,地震来袭时,全队50多名官兵干净利落地从营房里撤了出来。随着信号的恢复,韦晓炜也向所有在外休假的干部发出了归建的指令。
正在成都休假的蒲海洋收到这个消息时,正在成绵高速路口焦头烂额地拦车。地震发生后,他立马打定主意返回九寨沟。原本计划包一辆出租车从绵阳返程,但令他没想到的是,交通管制来得如此迅速。22:00,蒲海洋收到了成都军区总医院将派遣救援队前往灾区的消息。这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。经过近1个小时的等待,蒲海洋搭上了这班通往灾区的“顺风车”。8月9日中午,他历经坎坷终于回到部队。
取消假期顾不上生病的儿子
代理排长王敏前一段时间接到妻子的电话:孩子病了,在上海住院。“如果不是地震,我想我现在可能已经在上海了。”8月10日,九寨沟县,王敏告诉四川法制报记者,8月8日当天,他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了。
灾情就是命令。震后大约1个小时,韦晓炜从县应急指挥部带回了出动的消息。王敏则留在队上,负责九寨沟县看守所的安全工作。“53个人,出去了20多。剩下的都在哨位上保证看守所安全。”王敏回忆到,当天晚上地震后,看守所里的在押人员情绪很不稳定。值班民警向部队发出支援请求后,王敏立刻带官兵赶到哨位,对场面进行控制。“既要观察后山的情况,又要注意在押人员的情况”。王敏说。
8月9日8:00,伴随着山间的曙光,王敏的电话响了起来。“你们那边安全吗?”妻子问到。“安全,只是暂时回不去了。”王敏说。
震后休息从人行道上醒来
天微亮的时候,吴星文坐在了冰冷的人行道地砖上,一身的疲惫和酸痛。实在太累了,一坐下就睡着了,睡了不到1个小时。
作为中队的卫生员,吴星文义不容辞地成为了外出救援的一员。现年20岁,2015年入伍的吴星文告诉记者,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地震抢险。但看到受灾的情况,心里马上沉了下去。只有一个信念,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受灾群众”。吴星文当晚的任务是在县医院搬运伤员。一位伤员在得到救治后,对他感激地说了句“谢谢。”
听到这句话,不知怎么的,吴星文想起自己的爷爷——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教诲:“当兵的人,就是要承担责任,顶天立地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