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浩,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,现任若尔盖县公安局政工室民警。自2010年从事公安工作以来,黄浩认真学藏语、认真用藏语,被求吉乡的群众、县公安局的民警亲切称为“蹩脚”藏语哥。“蹩脚”藏语哥不论是在派出所还是在政工工作中都做出了突出成绩,先后荣获州、县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,被若尔盖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。
黄浩工作照
2010年,刚从事公安工作的黄浩来到求吉派出所工作。求吉乡与九寨沟县、甘肃省迭部县接壤,当地居民以安多藏族为主。初到派出所的黄浩由于不会藏语,与群众常常无法交流,必须在同事的翻译下才能正常处理工作。此刻,他深切感受到要想快速适应当地生活与工作,“学藏语是头等大事”。
在学习藏语中,黄浩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法宝,那就是在笔记本上用汉语拼音标注藏语。尽管如此,“半路出家”的黄浩遇到的困难真不少,汉语标注的藏语往往发音不准、词不达意,这些挫折让黄浩一度想到放弃。但一次独立运用藏语成功办理业务的经历让黄浩“蹩脚”的藏语也有了用武之地。
一天,所里来了一位完全不会说汉语的藏族老阿妈办理户口。但是会藏语的同事都不在,没了翻译的黄浩紧张到了极致。尽管老阿妈不停地说,黄浩却一句都没听进去,尴尬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。眼看着眼前这个汉族小伙虽然态度极好但办事好像不靠谱,老阿妈终究满怀失望地准备离开。看着老人的失落,再想想自己学了那么久的藏语,黄浩鼓足勇气留住了老人。在老人诧异的眼神中,黄浩摸出了自己学藏语的小本本,开始用他蹩脚的藏语一字一句地和老人交流。看着这份真情,老人也停下脚步,尽量放慢语速,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这位热心的年轻人……
终于,业务成功办理。尽管过程只是短短的二三十分钟,但黄浩觉得就像是跨越了一个世纪。看着当场办理好的户口本,老人欣慰地笑了,走的时候,她向这位急出了满头大汗的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。
此刻的黄浩心里暖暖的,觉得自己的学习一点没有白费。之后,随着小本本越来越厚,用汉语拼音标注的藏语越来越多,黄浩用藏语办理业务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。同事们每当调侃他的“蹩脚”藏语时,更多的是表扬,大家从心里接纳这位刻苦好学的汉族同事。
黄浩(左二)帮助群众推车
2014年8月,因工作需要黄浩将调至县局政工室工作,他要离开派出所的那一天,30多名曾得到黄浩帮助的老百姓拿着哈达在派出所门口等候着,大家想送送这位“蹩脚”藏语哥。
从派出所到政工室,更多的是面对琐碎的文件资料,件件事情虽小却关乎全局民警的切身利益,虽然身份和职责都有了变化,但黄浩在工作上丝毫不改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。
在政工室工作期间,黄浩协助政工室主任负责全局民警的思想政治、人事工作,确保全局民警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;负责党建工作以来,完善全局118名党员民警的信息,每年上报各类党建工作信息近300份,得到县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,使若尔盖县公安局成为全县机关党建工作的示范点;负责精神文明工作时,若尔盖县公安局成功创建2016年度“州级最佳文明单位”。
黄浩(左一)慰问困难群众
工作上黄浩是任劳任怨的人,在工作之余,他更是一个热心的人。来到县城后,黄浩依旧不忘求吉乡老百姓。2015年初,在得知苟哇村一松寨能波老人一家缺乏劳动力,生活十分艰苦,连过冬的衣物都没有时。黄浩主动组织自己在宜宾的战友、同学,筹集300多件衣物,送到能波老人及村里其他贫困户手中。能波老人已经80岁高龄,视力严重退化。但黄浩每次来到能波老人家中,老人一眼就能认出这位“蹩脚”藏语哥,经常拉着黄浩的手,说着“卡卓、卡卓(谢谢)”。至今黄浩还抽空到求吉乡看望能波老人,还继续关心着求吉乡的困难群众。 |